在偏远的乡村地区,传统农业往往面临规模小、销路窄的困境,但郭大权却通过一个小小的马铃薯,带领乡亲们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创新之路。他创办的马铃薯合作社,不仅将当地的优势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,更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。
郭大权原本是一名普通农民,多年来种植马铃薯却难以摆脱‘丰产不丰收’的困局。意识到单打独斗的局限性后,他积极联合周边农户,于2015年正式成立马铃薯合作社。合作社通过统一采购种苗、标准化种植技术和集中销售渠道,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,提高了马铃薯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。
在合作社的带领下,社员们学习了科学的种植方法,如轮作防病、节水灌溉和有机施肥,使得马铃薯亩产量提升30%以上。同时,合作社还引进了深加工设备,开发马铃薯淀粉、薯条和零食等产品,延长了产业链,增加了附加值。短短几年间,合作社的年销售额从最初的几十万元增长到近千万元,带动200多户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。
更令人鼓舞的是,合作社还注重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。通过参加农产品展销会、建立电商平台,郭大权的马铃薯产品远销省内外,甚至出口到东南亚地区。他还积极与科研机构合作,培育适应当地气候的新品种,确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郭大权的故事证明,只要找准方向、凝聚力量,小土豆也能成就大产业。合作社模式不仅解决了农户分散经营的难题,还激发了农村的内生动力,为更多贫困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脱贫经验。未来,随着政策支持与技术创新,这样的合作社有望在更广范围内开花结果,书写中国乡村振兴的新篇章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pcdhzs.com/product/199.html
更新时间:2025-10-19 16:14:02